红松茸(红松茸怎么做最好吃)


本文目录

红松茸的正确吃法?

2.

100克红松茸切5片煎,其余切碎;100米提前浸泡10分钟,沥干; 50克金华火腿切丝再切丁; 30克蒜瓣切成蓉

3.

铸铁锅冷锅30ml冷油开始炒香30克蒜茸

4.

加入50克火腿炒出香味

5.

加入100克红松茸碎翻炒

6.

多拌3次加速水分收干,才能更好激发红松茸香味

7.

加入淘好的100克米

8.

加入比米高出一厘米左右的水,加盖小火焖15分钟

9.

另取煎锅融化一块黄油

10.

切片的100克红松茸加入煎

11.

中途加大火力,将水分控干

12.

煎好撒5克海盐

13.

待饭焖好了,码上100克干煎红松茸,加5克芝麻油、2克海盐拌匀就可以开吃

"

红松茸做法?

1、用料:赤松茸300g、黄油20g、盐少许、黑胡椒碎少许。

2、把赤松茸清洗干净。

3、清洗好后切片,用厨房纸巾吸干水份。

4、平底锅放少许黄油,把切好的松茸煎至两面金黄。

5、出锅摆盘,撒少许盐和黑胡椒调味即可。

红松茸家常做法?

1.土鸡斩件。

2红松茸,数量是多多益善。

3.先将鸡飞水沥干。

4.飞过水的鸡和姜片一同入锅或煲中。

5.倒入适量开水煲约1小时10分钟,中途不可加水,不要掀盖。

6.此时处理红菇,将红茹根蒂泥土处用剪刀剪去。

7.先用一容器装好水,再倒入红菇,用手迅速搅拌清洗,然后把水倒掉。再用洁净容器装适量清水,将洗过的红菇倒入浸泡10分钟左右捞起。

8.鸡汤煲差不多好时,倒入泡发红菇的水及红菇。注意:泡红菇的水要轻轻倒,只要上面一层干净的水,底下的沉渣不要。

9.红菇放入鸡汤煮开后转小火煮8~10分钟。放入葱结及适量盐即可出锅。

怎样种植红松茸?

一、建堆翻堆

种植红松茸第一步就需要建堆,最好是使用甘蔗渣作为建堆所用的材料,要是没有的话,也可以选择麦秆或者玉米杆、稻草以及木屑或者是茅草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有这些的话是没有很多养分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往里面添加适量的化肥和少量的牛粪之类的恶,进行均匀的搅拌。

然后把他们堆放在一起,等到七八天以后,我们要把堆好的料翻一次,这样对于养料的发酵更有利,等再过五六天还翻一次,一共需要翻五次,每次也是间隔三四天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养料充分的进行发酵,才能制作出质量更加好的养料。

二、进料铺床

五次翻料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就是把已经处理好的养料均匀的房在培育床上,并且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大约二十五厘米左右就可以了,最后还要把培育室里面的温暖调到六十度左右,可以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两天过去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松茸也是一样需要先进行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三、播种管理

如果在室内种植的话我们要把菌种均匀的撒在已经铺好养料的培育床上,然后再用一层薄土进行覆盖即可,如果是在室外进行种植的话,我们把菌种撒好以后还要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薄膜,可以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

室内的话我们要不定时的进行通风,室内需要保持一个空气流通的状态,在室外的话隔个两三天左右就要掀开薄膜进行通风,这样做就是为了可以保持室内外的湿度以及温度,才能让松茸菌生长的更加好。

四、出菇管理

我们在松茸菇开始冒出土的时候就可以准备出菇管理,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减产或者是死亡,在播种以后的五十天左右,松茸菇就会慢慢的生长出来,这个时候我们要往育苗床上进行浇水,在覆盖上一层薄膜进行保湿保温,两天以后掀开,等到它生长到有三四厘米左右就不需要进行浇水了,避免松茸的质量受到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把室内的温度还有室外的温度控制好,最好温度控制在二十八度左右,并且每天最少要通风两次,一般是晚上的六七点和早上的七八点左右,一直要持续到松茸可以进行采收的时候停止。

五、病虫害防治

虽然松茸菌的抗病能力是非常不错,但是不代表没有病虫害,有时候会因为管理不当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害感染,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上一定要多注意细节上的问题,也要注意通风,如果发现有松茸菌发生病虫害就要及时的拔出,还要进行消毒。松茸菌经常会有菇娥、菇蝇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都是会影响到松茸菌质量的害虫。我们可以采取人工杀死。

红松茸育种基地种植技术?

1.将稻草、稻壳、锯末等原料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放热后栽培红松茸。

2.秸秆和秸秆在播种前应在水中浸泡2天或起垄后完全浇水。

3.可种植在靠近水源的松软壤土上,排水方便,局部遮荫,土壤肥沃,有腐殖质,土壤疏松。

4.种植前还需要消毒。这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细菌和虫卵。

5.堆肥细菌床最重要的事情是将稻草弄平。

6.做好温湿度控制。

红松茸种植成本及利润?

松茸在,每亩种植成本4000元左右.种植成本低,风险小,按技术掌握水平,亩产可达4000-8000斤。

松茸的生长温度为5-26度。通过简单的三个步骤,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管理简单,完全适合北方地区种植。一公斤20元左右,每亩收益就达到3-6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245658266,本站将立刻清除。